站在围墙上的那一刻,他彷彿真的看见了生命的终点。
\n
其实,他内心某处是嚮往的,但生理上还是不免感到惧怕。
\n
他做不到,为什么?
\n
因为当下,他脑中闪过的是儿时的记忆,母亲为他挨上了一记奶奶的攻击。
\n
即使母亲和父亲一起给了他很多压力和期许,可他依然没办法像讨厌父亲一样讨厌母亲。
\n
后来他仔细想过,大概是因为在那个没人站出来为他遮风挡雨时刻,母亲即使提着破洞的伞,仍然想为他遮点雨滴。
\n
那一剎那,他深信自己受到了母亲的偏爱。
\n
至于在父亲眼里,世上最伟大的女人是「奶奶」,所以他从不会忤逆奶奶,即使奶奶像是发疯似的拿伞攻击他,父亲依然只会好声劝阻。相比他的那位导师,与他非亲非故,却差点真的为了他跳楼,那还是他第一次,真真切切的感受到被人毫不犹豫的信任与选择。
\n
每每回想起这件事,他都会开始厌倦当下的生活,因为纵使老师再好,终究是一时的,他身上的问题,始终没有解决。越是长大,他就越厌倦在家中扮演的角色,厌倦待在家的日子。所以长大之后,他总是四处找藉口逃避那些需要回家的节日。
\n
可逃着逃着,他意识到,逃只能逃一时,逃不了一世。
\n
最终,他想到了一个办法——
\n
只要死了,不就可以不回家了吗?
\n
可是「死」说的容易,做得难,只有什么都不在乎才能真正去死。
\n
据说,释迦牟尼经过六年的苦行,最终在菩提树下禪定七天七夜,从禪定中完成了身、心、灵的解脱,终成一乾二凈、无牵无掛、无怨无恨才得以成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