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道:“好像《李白的魔性人生》啊,这种不算借鉴吗?”
客观来说,这名网友在发布这条评论时可能并没有带什么恶意,他或许只是看到了这个课,课程给了他这样的感觉,于是他就在评论区把自己当下的感受发出来而已。邱山其实看到了这条评论,但没在意。《李白的魔性人生》作为中文系学生的必读书目,邱山很早就读过这本书,可备课的时候邱山参考过很多史料,书看了一本又一本,太多了,《李白的魔性人生》根本不在他的书单里。
邱山觉得自己身正不怕影子斜,没有多做解释,但紧跟着,有人开始在这条评论下回复:
“真的很像,我也想说!”
“确实有《李白的魔性人生》既视感,越往后看越像,李白的整个人生轨迹,哪个阶段写什么诗,完全一模一样。”
“我靠,听你这么说我也觉得像了!这是抄袭吧!”
对于《细说李白》的质疑从这套课程在网络上出圈起就没有停过,只是这一句“抄袭”就像是多米诺骨牌,直接在社交平台上掀起了轩然大波。
等邱山意识到事情的走向不对的时候,最先质疑的那条评论已经被点赞置顶,回帖数超过了一万人。
邱山点开了那一万多条回复,逐条看,越看眉头皱得越紧。他坚持清者自清,可大众的感受完全不受他控制,评论中的言辞越来越激烈,仿佛已经将邱山定性,确认他就是那个文学界可耻的抄袭者。
邱山接受不了这样的指控,当即在青教平台的课程板块下置顶了一个帖子,原话是:“开个帖子讨论《细说李白》和《李白的魔性人生》的相似度,你们提,我来解释。”
邱山当时正在气头上,急于解释,想到什么就发了,发完确实有人在帖内提出质疑,但人不多,邱山也逐条进行了回复。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