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世纪,顺治年间的意呆利传教士马尔蒂尼在游历完了华夏15个省份后,”
“对华夏人看待仙佛的功利态度感到不可思议。”
“人们会按时的祭祀,履行上供的义务,”
“与此对应的是,神佛也应当尽到保护人的义务。”
“任何一方违背契约都应当受到惩罚,”
“他在自己的见闻录中记载了百姓发怒时候的场景。”
“东南一带,百姓求雨一般都会设定时限,如果到了最后的期限还是没有下,”
“就会把龙神抬出庙宇暴晒几天,要是还不下就会把神像砸毁。”
“那么,什么样的神仙在华夏受欢迎?”
“答案就是——中用的。”
“华夏人对神佛的态度高度凝练成一句话就是:不要不识抬举。”
“凡是不中用的都已经被淘汰,凡人对百姓有用的才能广为流传。”
“在西方,神是天生的,神永远是神,人永远是人。”
“而在华夏,人可以修炼成仙,神仙也可能被贬下凡。”
“没有高高在上的铁饭碗,”
“只有有用的神仙才能在这一行长久的生存下去。”
——佛祖同意了这桩买卖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