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厂子没事儿我就走了,我现在住在东市的长沙街,就是桂珍裁缝部对面那个黑色大门楼,有急事可以去家里找我。”
交代完刘卫东骑车回了东市场。
要是卖捡漏的瓷器刘卫东能做主,可要卖人参他得问问娄艳茹,存折上还剩五千多块,钱看着不少,可真遇到大事根本不够用。
回到家他先打开炕柜,把那几样瓷器都拿出来摆到了炕上,还有那两根抱子参。
按照现在的行情,这个明青花民窑精品罐子能卖两万多块,可要是再放五年价格起码翻三倍,如果放到2020年以后,那可就是百万以上了。
剩下那几件清代的民窑更不值钱,撑死能卖大几百,都不如留着。
人参已经晒干了,为了怕掉须子,娄艳茹特意把人参缝到了纸板上,品相确实不错。
“不行啊,吃老本不是我的作风,这林下种植的事儿必须得干,等分离机试车成功,就要琢磨在二队建小炼油厂的事了……”
上辈子他弄炼油厂挂靠的就是青山小学,那是84年的事,现在要是干等于提前了6年。
把炕上的东西收拾好,刘卫东又坐在桌边,看娄艳茹续写的小说。
娄艳茹写的东西虽然细腻,但文笔却差不少,刘卫东边看边改,根据娄艳茹的思路又发展了一些支脉剧情,用稿纸列出了大纲。
一直忙到天黑刘卫东才生火做饭,还给鸡填了饲料。
下蛋鸡拿回来半个月,一天就有五六个鸡蛋吃,刘卫东还时不时买点肉,娄艳茹不但脸色好看,身子也渐渐丰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