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没过多久,某财经记者整理了大量公开资料,并走访了公司的相关项目、员工、业主、合作商,写出了一篇内容丰富的深度报道。这篇报道断言,疫情以来公司的发展远没有表面上看上去那样顺遂。在维系高增长的背后,是不择手段的运营和财务策略。疫情后公司中标的新项目,要么是花高价拿地,要么就是收购了一些本身就有各类问题的地块。在已建项目销售额受疫情影响大幅下降的前提下,公司的财务高度依赖各类商票和信托融资,有些利率甚至已经高到不合理的程度。对于即将到期的信托产品,公司的策略往往是先展期或者延长信托期限。这篇报道列出种种证据说明,虽然刚刚在港股上圈了一笔钱,但是公司目前的现金流依然无法支持所有的工程建设、日常运营和贷款偿还。所以可以预测未来很可能还有更多的贷款暴雷,或者项目无法完成交付收尾。
\n
在这糟糕的财务运营背后,是公司目前的关键人物财务总监林延。林延的履历被细心的记者一一查证。报道称,这位名校本硕毕业的青年才俊,虽然顶着光鲜的头衔,但是实际上风格冒进,缺乏韧性,专业水平成谜。在任职财务总监之前,做得最长的一份工作,是毕业后在某会计师事务所做过审计师。自从离开了审计职业,他每隔一两年便会跳槽换工作,从券商跳进企业,再从企业跳回券商,最终在老丈人的引荐下入职这家准备冲刺上市的地产公司,担任财务总监,主导了整个上市项目,在此过程中获得了公司主席的全方面信任,甚至左右了公司这一年的发展策略和财务决策。在他入职后,行事风格极其激进,而且对待手下员工毫不留情,可以说是顺我者昌、逆我者亡。有不少员工都因为无法忍受他的做事风格而离职,整个财务融资部门在他接手后几乎重组一遍。可以说,林延代表了公司的财务部门,同时也左右了整个上市项目。他个人不择手段、冒进的风格,也影响了公司在上市这一年的种种决策。
\n
这篇报道是戴文发给乔安的,文章封面便是公司位于珠海的生态园的远景。乔安不禁想起丰收项目的启动大会被安排在那个生态园,开会的时候不知是谁打开了鹅圈放出了成群结队的大白鹅,惹得公司主席当场破口大骂。在项目启动初期,公司也一直以生态园作为他们定位的核心,公司主席执意认为他们是一个与众不同的房企,秉承着绿色发展的理念,立志打造一种精致环保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