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仍是那处角落。
李白与杜甫相对而坐,自斟自饮。
听着老儒那激愤的呼喊,李白嘴角微扬,举杯向杜甫:“子美以为,太傅这标点符号如何?”
“功在千古!”杜甫不假思索,答得干脆利落。
他做了多年御史,与李白疏狂不同,惯于深入闾巷民间体察疾苦,深知此符于公文案牍、蒙童开智的切实好处,这些年推行新政也出力不少。
李白含笑颔首,提起酒壶仰头便灌了一口。
目光随即飘向窗外。
重归巨鹿,旧景如昨。
然于这流转天下经年的谪仙眼中,所见却又迥然不同。
他虽性本不羁,这些年来亦殚精竭虑,奔走四方襄助新政推行。
虽非立于台前耀眼处,但能见这天下人心渐变,于他二人,已是心满意足。
一杯复一杯,酒意渐浓。
李白面上悄然染上酡红,恰在此时,一旁的争论也到了白热化的顶点。
他不知是想到了什么,倏然起身,大步走向邻桌,抓起案上狼毫笔。
这突兀举动瞬间吸引数道目光,有人失声惊呼:
“李太白又有新作?!”
这一声喊,如投石入水,顷刻间压过了所有喧哗。
整个云韶阁骤然一寂,所有视线齐刷刷聚焦于他一身。
自灭佛时那几首震撼天下的诗篇问世,李白之名早已如日中天,所有人都立刻被其举动吸引了注意力。<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9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