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是贵客,可侄儿心中却预感此乃灾星临头,仿佛一片阴霾即将笼罩这方净土。
这背后缘由,还得从侄儿那不堪回首的身世说起,师叔您是知晓一些的,侄儿本出身于官宦之家,生父乃朝中礼部侍郎,一生清正廉洁、刚正不阿,心怀社稷,犹如那挺立的青松,对奸佞恶行绝不姑息迁就。
却因此触动了朝中以严嵩为首的奸臣集团的利益,被其污蔑勾结外邦、意图谋反,那昏庸无道的朝堂听信谗言,不加详查,便将生父打入大牢,随后抄家灭族,一时间家破人亡,亲人离散。
当年,家中大乱之际,福伯——那位忠心耿耿、如亲长般的老仆,带着尚在襁褓的侄儿逃离,本欲将侄儿送往远方的亲戚家躲避灾祸,奈何途中遭遇意外与亲戚失去联系,又逢盗匪横行,福伯拼死抵抗,却也身负重伤,恐无力再保护侄儿周全。
在那绝望的时刻,福伯听闻静缘寺乃佛门净地,觉远主持大师慈悲为怀,便将侄儿遗弃于静缘寺门口,期望能在这乱世之中借助佛门之力保侄儿一命,犹如将一颗微弱的火种寄于这方安全之地。
幸得觉远师父慈悲收留,我才在这佛门净地长大成人,然而身世之谜却一直如阴霾笼罩心头,挥之不去,成为我心中最深的恐惧与不安。
后来,赵福海所在的家族与我生父家族素有往来,在打听到我的下落后,念及旧情且心地善良,便时常前来寺院看望我,还送些衣物和吃食,给予了不少关怀,让我在这清冷的佛门中感受到了一丝人间的温暖。
随着我逐渐长大,他们与寺院商议后,决定正式将我纳入家族,虽未生活在同一屋檐下,但在名分上给予了我一个家族的归属,让我在世俗中也有了一丝依靠,这份情谊,我铭记于心,如同珍视那冬日里的暖阳。
然而,兄长如今因生意场上遭逢变故,好似那行驶在狂风巨浪中的孤舟,欠下巨额债务,被债主逼得走投无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