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会,内外夹击,扫平辽宁。
但部下幕僚都不赞同,劝说袁世凯,张克的军队也是脱胎于新军。山海关到锦州,一条铁路直线狭道层层布防,早有准备,进攻实在是困难,兵力紧张,一时进攻受挫,僵持在那里?将来怎么收场?
形式就是这样的形式,关外和关内开打,必然是两败俱伤。
不如同出北洋,相互之间做个安稳的邻居便罢了,先分头收拾局面,将来回头再说。
开春之前,终于传消息过来。让东北的2万北洋军入关。
北洋军既然撤了,那剩下的3万八旗军,自然不是对手。
要防止北洋的军人路上出意外,变卦。要求分批撤退,一批人3000,一批人3000,每两三天出发一批,到抚顺坐火车,中间不下车,直接调到关内,去帮助袁世凯稳定地方。
他们本来就是关内招募的壮丁,又有没有融入辽宁的军屯系统,没有在本地落下根来,张克招揽,也没有留下多少。
剩下的八旗,见局势都定了,大势已去,溃散的溃散,投降的投降,到了4月份就攻入了吉林,下半旬就派人和北洋交接,开始接手北方战线,换防剩余北洋部队。
随着八旗的平定瓦解,有不少愿意继续当兵的,留下不说。
一视同仁但要讲规矩,当兵待遇也是不错的。不愿继续当兵的,那也没得说,回去分田种田交赋税,只能给些优惠,稳定局面。
剩下实在不愿意同心走路,心有不满,怀有怨恨的,也不会选择送死,会藏于民间,伺机而动。
但大势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5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