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上的道理,认同政府的道路。
大家看看现代的生活,在严寒东北地区,红砖砌成的瓦房,房子要厚一点的,窗户上要有玻璃,屋内要有隔间,隔间里面要有暖炕,冬天要有炉子。
这才是现代化呀,没有这些东西来支持民众的生活,纵然有口饭吃,又有多少人来受这个罪呢?人们宁愿在关内苦熬,也不愿意到东北去开荒,我认为也受到这些恶劣的自然条件影响。
随着棉花、棉衣的普及,冬天又不会那么难熬,选择到东北来生活的人,自然就会多起来。
没有了政府的补助,愿意移民到东北来的人,也会绵延不绝的,本时空张克收重税,东北人口没原来历史上多,毕竟开荒给自己开,和上面有人收重税差太多。
有些事儿人不愿意去做,自然是权衡利弊,觉得不合适。你要么重利诱惑,要么你要把那些弊端进行革除。
东北开禁以后,政策上确实是一回事,但西方近代的工业品对寒冷地带的生活提供了大量便利,让东北的生活不再变得那么痛苦,也是大大促进了移民的。
毕竟像俄国和德国这种国家。都有大量的民众生活在寒带,这些先行进入工业化的国家,将现代化的寒带生活经验带到了远东。
而张克将会把这些生活需要的工业,引进到东北本地化生产,加强关税,抵抗海外产品倾销,开始东北工业之路。
政府主导民间资本,不是看谁获益,看方向对不对,双方一个方向时都是助力,可惜这样的时代总是短暂。
方向不同,利益冲突才是常态,否则古时官府,何必把商人打入贱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