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 />
列强愿意以百分之4~5%的年利率让清廷借钱,真算得上是朋友二字了!大清也是这样想的,呵呵!
一个大家庭遇上了过不去的坎儿,这个时候有朋友愿意低息向他借钱,这个大家庭勒紧裤腰带过日子,还上个几十年,这事儿就过去了。这么个大概逻辑。
结果呢?前脚刚把钱拿到手里,把上一个窟窿填上了。新来的看起来像朋友的债主们拿着借钱的人情,找你说事。
我们都知道像背着债的时候,工作,也就是自己的收入,是非常重要的,只能往上提,不能往下降。
因为一旦收入下降,就可能面临收支不平衡,破产的情况,接下来就是卖车卖房,妻离子散一条龙的下场。
清朝的税收基本上就分为这么几部分。田亩上的田税,然后是盐税,内部的商业活动交税,厘金(商业税)。剩下的就是和国外交易的进出口关税。
在这个时候,关税在清廷的收入占比中,已经是非常大的了。
而列强直接提出来要对海关的关税下手。
这个关税重要到什么情况,就直接说了吧,关税是中央财政直接收入,关税让出去,中央财政破产,国破人亡!
也就是说,你以为人家好心的低息借钱给你,让你渡过难关的?
你把钱花出去后,人家立刻得寸进尺,要借着这个债主的关系,把这个低息债变成高利贷!
怎么实现这个低息债到高利贷的过程呢?就是砍掉你的收入,让你陷入收不抵息的窘境。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