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7千万银子,和网上清末一年8千万两银子的财政大概对的上的,在专业人士眼里自然让人发笑,但参考给大家个概念是够了。
粮食会随着进入市场,变成盐税,厘金,关税,或者直接地里种的不是粮食,是鸦片。
但民以食为天,计算社会占比最大,最有价值的衡量物,误差最小。
这章数据是关键,不理解就看个寂寞。
大家觉得是清末系统化的税收体系,从农民身上拿走的多?
还是民国军阀混战,税收拿走的多?
很反直觉,绝对是系统化的精细税收系统拿走的多,随着清庭的崩溃,要被收走的田赋,一部分变成口粮,滋养人口,这不难理解吧?没了绝对权威从农民手里抢口粮,你恶上了天,都不好使!少部分恶霸买新式步枪,去抢农民口粮的,当我没说,他们这生意赚了?赔了?都是概率问题。
本来系统化收粮食,然后进入市场流通,繁生出工商业,粮食进入市场越少,工商业越萎缩。
所以清末人口增长,社会越来越穷,人均越来越少。
整个民国就是看谁可以内收田税,发展工商业,外交用软,用强,相对来说反而是枝节。
历史告诉我们,一个漏风的房子,收上来多少能量,都无法培育工业,这些能量被列强赚走了,流失到海外去了。
有人看网上,甲午前清朝税收8千万两银子.1908年收入2亿两银子,亡的时候都三亿两白银了。
财政收入年年新高,怎么就亡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