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后政府收购田地卖给无地农民,大家都有田种,你田出租价格高,谁去租你的田?
能实行这样的政策,自然是有一定的背景的,毕竟台湾当局是有一定的财富储备,外国援助。
而且日本人离开留下了很多公田。
所以台湾当局才可以有足够的财政和空间来负担这个政策的实行,和人口数量,田地数目都有关系。人少,田地充足,还有钱。
所以只能有一个结果,就是自己种地,自己来交这37.5%的田税。地主自己一个人能种多少田地?自己种不过来的田地,自然就要想办法卖掉。然后卖掉的这一部分田分又会流向一部分农民。
通过政府的财政,先把这些地卖给农民,然后再慢慢的让农民还钱。
以此来达到分田分地的政策目的。
我没详细研究,只知道大概,有错误正常,但意思能差到哪里去?
张克实行的政策和这个375减租的政策内容要达到一样的效果,但张克没足够的钱和田。
要根据田地面积直接收田税。
任何人拥有田产,就需要按照田地面积向政府直接交税,交重税。
必须让地主把地租出去,再收租交税这样的模式,变得不划算,变得无法负担。
逼迫地主们把田地卖出去,不自己卖出去就政府强征。
基层派人主持,把地分给穷人种,每年给政府交税就好了,田和地主就没关系了,政府主持公道,但穷人哪里有钱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