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产业,就绝对明白的道理,却让近代的标志性产业中国第一家钢铁厂,投资500多万两白银的汉阳钢铁厂,再建设之前就死掉了,它注定亏损。
它伴生的是出名的大冶铁矿,不是煤矿,后来提供给它使用的平乡煤矿,距离汉阳420公里。有长江阻隔断,不能用铁路直接抵达,听说是先投产,伴生小煤矿不合格,再停产,然后再找专家去满世界找煤。
我看明白的时候,把自己都惊呆啦,卖设备给我们的英国鬼子不知道笑屁了没有,估计日本人笑屁的了。
历史不可考了,只留下叹息。
这也是张克能有底气要办一家,挣钱的钢铁厂的底气,我把厂子建在煤矿上边,煤很优质,旁边有铁矿,怎么输?
至于天津制造局的铁原来直接进口英国(千里而来?)从远方来。
后来建设了50吨的高炉产铁,一年15000吨最高,(找不到天津机器局高炉炼铁数据,但4个20吨炼钢炉,一半功率运转,是查到的,但一年几万吨的钢和铁找不到去处,机器使用?用这么多?成本问题?不扩产?不挣钱?贪污?)四个20吨的炉子,满功率运行,一天八十吨,一年25000吨的产能,北方陆军用不用的完不知道,煤矿铁矿都要外地转运,观察交通情况,原材料成本,运输,人力,损耗早就上天了,也就是中央直属军事工业,不考虑花销才敢接着干,还越干越大。
根据聊天,也就用个一半产能不到的样子。这还有啥说的?出来挖人,把炉子都挖一个回去,再求人先建一个20到30吨高炉出铁,先练手。
待了两天,看完生产流程,见了技术工人,一边派人给友文报信,一边大礼包什么的掏出来,把史迪特和最熟练的资格最老的管炼钢这片的技术总管拿下了,史迪特答应帮忙盯着确认军工厂不受影响,有替补工人,作为军工厂最重要的炼钢不可能因为一个人离开就玩不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