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此时的战争,正面战术很简单,步兵冲,炮兵轰。
在遭遇敌人后,炮兵利用射程优势率先发动打击,然后步兵上前搜索残敌,如果残敌抵抗激烈,就再使用炮兵进行轰击。直到对方组织崩溃,己方占领阵地。
我军的优势是本土作战,后备兵员充足。
敌方的优势是炮火射程远,火炮多,可以用火炮开路。
那么问题来了,自己可以在部队崩溃之前将对方的炮兵弹药消耗完吗?
近代战争,比较完整的近代战争,根本就是对钢铁的比拼。就是这个原理,谁拥有更多的大炮和弹药,就可以压制对方。谁就可以更多的杀伤对方,用弹药换取人命。
谁的弹药先耗尽?谁的人员补充先跟不上?俄国的西伯利亚铁路还没有修通。俄国在远东的军队是没有完整的后勤体系的。不能大规模持续生产。他的弹药炮弹是依靠从千万里之外的俄国本土运输而来。
那么你能不能拼消耗,用人员把俄国的在远东的弹药储备消耗光呢?要知道,炮弹也是要花钱的。一个合格的步兵多少钱?一发从俄国运到远东的炮弹花多少钱?
这样背景来设计兵法。
战斗的规模就一定要大。只有大规模的战斗,才能让对方的火力优势变得稀疏到可以承受的程度。大规模纵深防御战斗,才能层层抵抗,一个阵地一个阵地的消耗对方弹药。
先期的战斗人员杀伤,进攻不是目的,目的是消耗弹药。先将对方弹药储备,消耗到一个危险的境地,再利用人力优势进行对峙,消耗敌方后勤,利用自己本土补给的低水平财政消耗,优势对峙,俄国的后勤财政。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