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阵线,已经稳定住了。谁想要放弃,都是冒国内大不韪的。通过这次战争国内对铁路于后勤的作用有了充分的认知。
八旗军,敢率先放弃阵地?可以图一时之优势,少了大义,后期劣势更大,谁让你是中央?
如果顶在前线阵地,那么后面的军屯就会慢慢被侵蚀。
面对如此内外窘境,进退不得,必然会尽快寻求停战,然后利用武器优势,本地优势,寻找一搏的机会。
俄国人还是挺自大的,铁路没有修通以前,还想指望着铁路修通后的后勤能力发动向前攻势。
但兵力早就处于劣势了,在这个时候,它有多少炮弹向前推进?海参崴港口铁路到哈尔滨的铁路畅通了,但你有多少钱买炮弹?大量炮击后发现进展不足。
战场上拿不到的,又是出动海军向清廷施压,想外交胜利。
朝廷中央两方势力正在博弈,谁能松口?直接放话,有本事你直接登录天津来打北京城就完了。
如果俄军来了,登录天津李鸿章自然坐蜡,北京不知道多高兴,但俄国也虚了,北方十几万推不动,一次登录不到万人去打天津?
3月份到哈尔滨的铁路就连通了(1901年),双方这么一来二去就拖到了5月份,俄国才终于松了口,毕竟占着优势它又拿地啦,国内可以交代,后面西伯利亚铁路修好了,还可以喘口气将来再来。
有了台阶,满清借着台阶就下了。谈判的速度很快,5月底就谈完了,基本冻结战争,剩下的条款都没营养。
此时,袁世凯在北方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