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旗军队人数劣势,开始显现,补充人员已经跟不上消耗速度。北洋人数还在节节攀升。15万人打8万人,快2:1的优势了。
面对这样劣势的局面,清廷中央自然是焦急万分,加紧向列强卑躬屈膝,想列强可以拉它一把。李鸿章也是各种手段拉拢。在这样的情况下,签署了天津条约,大概内容就是从山东的德国青岛开始,一直向南到法国人占领的越南沿海,所有沿海地区全部开放通商,不限口岸。
列强又简单的渔利,轻松得到了很多利益。
英法德列强也无意发动大规模地面陆军进攻。
日本不敢自己进攻。
而俄国远东已经疲惫。清朝中央无法打动各国,开始认命,到这年的10月份,入冬开始,终于东北的局势平稳了下来。
这场历时一年多的东北内战终于落下了帷幕。
到停战之时,东北八旗经历不断补充的情况下,还有不到7万人的部队。
北洋集团有15万人。不包含镇守北部战线的章士高,李双良部队。
袁世凯集团13万人,张克东北卫田军2万人,田卫队1.5万
稳定定局势以后,天津也有意平衡北洋内部。优先补充张克部。北线袁世凯的补充速度降了下来。
但袁世凯已经毫无疑问成了北洋李鸿章以下的第一山头。
连续数年的战争,清朝上下一共最少消耗了数千万两白银。在确定战争结果后的第一时间,天津北京都稳不住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5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