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接土地的大地主、小地主、富农,他们要拿走1/3。
作为政府收税的机关,比如像管盐税的管,厘金的,关税的,收田税的帮办衙役,政府官员,地方驻军,他们也要消耗1/3。
再能有个1/3会上交到中央财政,社会收入大概是这么个情况。
袁世凯主政山东,直接派军队强力接管,中央已经半废了。
那么去掉他没有能力直接接管的部分,地主必然要拿走的1/3。还有2/3,大概就是200万人的口粮,价值1400万两左右。自己的态度如此张狂,肯定要多少拿个钱给中央糊弄一下不是?把中央的七百万两全部吞掉不行,但拿走一半也是差不多的吧?
自己的官僚机构也要好好的改革,拆掉一部分比如原来的军队,地方小衙门,让自己的军队直接接管,也算个一半吧。
也就是说,袁世凯自己支持支配的收入大概有700万两,为他自己,他的军队,他的自己人,比如幕僚花销上200万两。
他至少有可以支配的500万两的财政剩余,纯收入。
袁世凯主政山东之后,一方面积极联系青岛的德国人,修青岛到济南的铁路。
一方面大肆改革,安排自己人来代替,山东原来的行政框架,把山东作为自己的私地来经营,根植地方。
一方面大肆鼓励地方有力人士,豪商乡绅,参与在一起开办洋务,生意,加深自己和地方掌控势力的联系。
外交,民政,兵权,财政,自身势力,本土势力的结合。这六个方向一下手,袁世凯的声势,在整个清朝都可以算得上是如日中天,前去投靠的人不知凡几,开始有李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