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bsp;
但也幸好是牧草最旺盛的夏季,不用像冬天行军那样自带草料。只需要给战马携带黑豆和黄豆之类的马料豆即可。
这就大大减轻了行军的负担,让长途行军成为可能。
朱桢和傅友德一共给远征大军准备了一个月的粮草。不是他们吝啬,而是只能带这么多。
按照明军的规定,战马每天配给十升,大概七斤的马料豆。士兵配给二斤四两口粮,所以人马一个月的口粮是小三百斤。
再加上士兵的盔甲装备,差不多就是四百斤的重量。
而马匹的负重能力,大概是自身体重的五分之一,如果超过这个限度,马就会出现呼吸吃力,心跳过速,肌肉快速疲劳等情况。如果长时间超负荷负重,马匹就会受伤甚至死亡。
蒙古马虽然体型较小,但吃苦耐劳,负重能力一点不差,能驮两百斤以内的物资长途奔走,所以两匹驮马也就是刚刚够运一个月的粮草。
如果一个月后没找到元军,返程怎么办?那这两匹可怜的驮马,就只能充当士兵的口粮了……
不过好消息是这次远征的距离,比预想中要近很多。对善于长途奔袭的蓝玉所部来说,一个月是很宽裕的,甚至足够打个来回了。
这次也幸亏招降了纳哈出诸部,所获牲畜超过百万匹,这才能凑齐那三十万匹驮马。
不过这也让各部吐血了,成年的马匹基本被搜刮一空,各部的男丁,全都成了无马的步兵。
朱桢要的就是这个目的,各部出降人心不稳,一个弄不好就会负气远走,甚至突然哗变,把他们的马匹都收走,他们就哪儿也去不了了,只能老实在各自的牧场待着。
大军也能放心远征了。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