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降之后,本就爱躲懒的戚珞更是懈怠了,因为迟到而挨罚的次数与日俱增。
\n
戚玦搓搓手,竹亭里虽生了炉子,但仍是觉得寒浸浸的。
\n
今日要抄写的是冯延巳的《采桑子》。
\n
教习戚家姑娘的,是位年岁比她们大不了多少的女先生,唤作柳吟。
\n
她生得圆脸杏目,模样甜美,仪态气度竟不输世族女,眉目之间又比之更多几分不谙世事的懵懂。
\n
传闻其父柳渊少时与戚卓同窗,天资过人,入朝为官数年之后,官至三品。
\n
柳夫人樊绢绦更是因一首《昭阳词》一改梁国风气,女学自此而兴。
\n
这位樊绢绦,便是“盛京二才”中的另一位,与当时才貌双绝的南安侯养女白萱萱并列。
\n
而后樊绢绦病故,柳渊便带着二人的独女,辞官回到眉郡,做起了教书先生的行当,倒落得个高风亮节的名声。
\n
而柳吟不输其母,年少成名,及笄之后,上至皇亲贵戚,下至巨富之商,求娶之人络绎不绝,她年已十八,却至今无一人入得父女二人之眼。
\n
柳吟虽年轻,却总有一种迫人的气势,戚玦在她面前也收敛了几分。
\n
她虽对戚玦的身份心存偏见,但也称得上有教无类。
\n
而戚玦在读书上,不管是四书五经还是史书,倒是能对答如流,甚至好几次竟逼得生性要强的戚玉瑄挑灯夜读起来。
\n
旁的柳吟十分满意,独独书法一项,盯她如盯贼一般。
\n
辛辛苦苦写完了一份,戚玦舒了口气,虽字迹不胜人意,但终归勉强和工整搭边。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