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也没想到最后争得储君之位的会是当年被族人视为不详之身,刻薄苛待过的孩童,有此结果,宁家不免惶恐难安,在萧旸和萧阙之间摇摆不定。
\n
鼎熙三十九年,上崩,谥号圣成,太子萧旸践阼,同年,摄政王忠常将屈恒因病薨殁,留命前兵部掌书屈尧,墨文居士程与,宰相梁平参代为监国理政,次年新始,帝改年号为天顺。
\n
程与和屈尧本已辞官远游,只偶尔回京,皇太子薨逝后,便久留上京,授得帝命监国理政。
\n
萧阙养寇自重,当上皇帝的萧旸反而势微权弱,宁家瞧着势头,本是中立摇摆的态势明面倒向了廷王萧阙。
\n
萧旸的皇位来得不稳当,坐得憋屈且受辱,直到边疆横空出现一个凌君汐,悄然改变了朝中时局……
\n
……
\n
安逢对那段史事熟记于心,无论正史野史,是真是假,他看的话本里有写,买的图卷里也有画,他读的书也多是记这纷乱之时。
\n
安逢会看墨文居士程与和画中圣手屈尧的话本,也会看圣成帝萧常世和程与的话本,若是有人敢写敢卖,他还会看萧常世和屈恒的。
\n
许是因他生活平静无聊,缺了惊心动魄,而他在将府长大,又好听这动荡人心的故事,也因为他娘亲同是当年的局中人,更是结束乱局的关键,安逢觉得与有荣焉,更对似乎并不遥远的风流人物生出崇拜之意。
\n
程与所作的十几首思帝诗,他倒背如流,文篇也尽数阅览,就连儿时练字,都是凌君汐找来的真迹供他临摹,而他爱看话本,看过的写程与的话本更是数不胜数。
\n
天顺四年,边疆战况愈演愈烈,萧阙要打仗,便要走越来越多的兵,越来越多的权,却从不真打,反而己方将士死伤无数,他地位愈发崇高,拥寇自肥尝到了甜头,手上的权利喂大了他的胃口,最后称是无兵可用,再要兵权。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