吗,怎的由您前去?”徐篱山好奇,“可是有别的情况?”
为下属者最忌讳多嘴,探问不该知晓的事,京纾却没训斥于他,说:“据线报,邕州刺史与匪患有钱财往来。”
“如今的邕州刺史是陈恩明吗?”见京纾点头,徐篱山微微蹙眉,“陈刺史虽不算政绩卓然,但任职以来也是兢兢业业,从无差错。卑职前年在曲刺史府中见过这位陈刺史,与他有过交谈,也听曲刺史讲过他,此人明理,治下宽宥,是个有风骨的,怎会与匪患勾结作乱?”
京纾颔首,“陛下见到线报也多有不解,但人心善变,是非过错都要探查清楚才好评判。”
“匪患嚣张,又事涉朝廷大员,必得要陛下最信任的人前去处理。”徐篱山面露不舍,“不知殿下打算何时启程?”
京纾说:“七日后。”
“七日?”徐篱山纳闷,“黄花菜都凉了吧,不是早去为宜吗?”
“因为陛下的旨意是派一位皇子先行前往,至于我,不仅要后去,还要秘密地去。”京纾说。
原著里的这个时间,京澄好像是一直待在兰京的,至于其余皇子的动向,文中也没怎么提。徐篱山猜测无门,索性问了,“不知是哪位皇子?”
“刚才我还在与诸位大臣商议。”京纾说罢稍顿,转而问起徐篱山,“你有何高见?”
徐篱山干笑,“这种事情,卑职不敢插嘴。”
“无妨,说来听听。”京纾说。
徐篱山说:“五皇子或者六皇子吧,他们年纪最小,锻炼的机会应该给他们。”
“年初陛下让五皇子去了吏部,他得留在兰京,至于六皇子,他向来没什么正事做。”京纾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