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朝会奏报,那么很显然这件事是不便为外人所知的。
金根车内就刘辩、高望和典韦三人,而刘弘负责在车前驾车,应当是听不见的。
周围是左武卫营积弩校尉伏德,也就是伏寿的长兄带领积弩校尉部二十人在金根车周围护卫随行,想来也不至于隔着厚重的车厢听见。
田芬手中还握着他的象牙笏,跪坐着向刘辩行了一礼,道:“臣今日有要事想向国家请示。”
刘辩微微蹙眉,觉得田芬今天给人一副怪异的感觉,就好像藏着什么亏心事要坦白从宽似的,接过高望递来的清茶,啜饮了一口道:“少府卿,这又不是大朝会,放松些,有事你就直言上奏便是。”
田芬微微抬首偷瞥天子的脸色,毕竟天子刚刚将一位实权尚书罢官夺爵,少年天子展露出的帝王威严终归还是让人有些惶恐的,因此并没有将刘辩让他放松的话当真,而是缓缓道:“启禀国家,依照制度,‘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这寿陵……”
两汉天子通常是在即位第二年开始修建陵寝,但第一年的时候就要由少府派人寻找吉壤,并由将作大匠负责在第一年的时间里设计好陵寝的修建图纸。
后汉与前汉制度略有不同,陵寝在天子生前一律不准取名,否则便是咒君早亡。
故而称之为“寿陵”,寓意天子万寿无疆。
等到天子驾崩,朝臣们才会在为天子准备谥号之时,按照谥号的含义和天子一生的执政风格为其陵寝定名。
比如孝明皇帝之陵寝名“显节陵”,彰其“明察守节”之政风;孝和皇帝之陵寝名“慎陵”,彰其“温和持慎”之政风。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