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至于你想成为名将,”刘辩语气放缓,带着一丝引导,道,“你方才所言,不过是一员冲锋陷阵的冲将、斗将所为,尚不及良将之列。欲为名将,必深研兵法韬略。”
刘辩他对这个冒失却充满生气的少年格外有耐心,如果他没有出生在皇家,也许也会像如今的孙策一样,充满了少年的意气,承欢于父母膝下,而不是每日操心天下万民。
“霸王籍虽然是以勇武克敌为称,亦非仅凭一身勇力。若无兵法韬略,岂能在巨鹿以寡击众,大破秦军?纵使霸王复生,面对朕帐前百余强弓劲弩,他敢单骑冲阵吗?”
“将军不用脑,一辈子是黥布这般有勇无谋之人,一战可擒而杀之!”
许多人都觉得,三国中后期不像汉末和三国前期那般猛将辈出,靠着一名将军也许就能扭转一场战局。
但殊不知汉末和三国前期的战争不过是小打小闹,如吕布这等悍将才能决定战场胜负的走向。
而三国中后期,军队不再是汉末的那种弱兵,而是逐渐正规化,训练度也大大提升,而不是当初在城中征募青壮万人,装备武器便可称军的时代。
曹魏甚至有十余万脱产训练的精锐中军,个人勇武已然不可能引导战争的走向了,唯有诸葛亮、周瑜这等帅才,方能凭借一己之力成为战争的胜负手。
刘辩不希望孙策成为历史上那个仅凭借一腔血勇行军打仗的“小霸王”。
“小霸王”勇则勇矣,然韬略不足,难为“霸王”。
当然,也许他只是尚未成长起来。
今日是刘辩一时兴起,召见了一众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4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