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昌城头人头攒动,旌旗密布,披甲士卒与搬运守城物资的民夫影影绰绰,一副要与来攻的魏兵决死的架式。
北面临江之处和西侧临山的城墙不需担忧魏军来攻,只留了少许士卒进行瞭望和警戒。东、南两个方向重兵布防。
天色初亮,二十五岁的吴国宗室、孙权堂侄、守将孙邻立于武昌城墙南侧偏东的位置,左右奔走吆喝着,努力模仿着脑海中历代名将们该有的气势,准备应对前来攻城的魏军。
“孙将军。”年近六旬的武昌太守卫旌从东侧城头匆匆走来。
孙邻本能皱眉反驳:“府君不在城东,来我处作何?”
卫旌欲言又止,瞧了下左右,颇显为难的凑近孙邻耳畔:“魏军似乎并不欲攻城,反而大部渡江北上,颇为古怪……”
孙邻一怔,定睛瞧了眼卫旌的面孔,发现并不似作伪,亲自小跑并攀上匆匆搭好的望楼向东望去,赫然发现魏军船只竟在水上沿江南北有序来往,一队队全身黑铠的魏军甲士在旗帜的引导下登上楼船,随后渡江向北而去。
“魏军……魏军竟不欲进攻武昌??”孙邻满腔的热血落了个空:“大吴都城在此,江沔锁钥在此,城中又无大兵,魏军竟不来攻?!”
卫旌早年间与步骘齐名,与孙邻这种年轻将军不同,听过见过建安年间的风风雨雨,摇头长叹了一句:“魏军怕是发觉陛下布防夏口,直趋夏口去了。将军且看,倒是留了一部在城东筑垒。”
孙邻面孔涨红,竟咬牙切齿了起来,拿起腰间没出鞘的环首刀重重击在望楼的木质栏杆上:“本欲建功,奈何魏军如此轻视于我?”
卫旌本想说魏军或许连你的名字都不知道,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1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