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
谢衍在那儿折腾半天,终于宣布结果:“大长公主的这缕秀发,重量为0.615毫。”
众学者倒吸一口凉气,就连大长公主都不再纠结别的,注意力完全回到了这台天平上面。
谢衍穿越之后,除了头疼各种符号之外,便是大明这见鬼的度量衡体系。
由于发行了大量货币,并且金属货币跟重量有关,所以搞科学研究已经很难更改。并且,朱国祥不能凭空知道两个时空的度量衡换算,他想改成现代单位也改不了。
北宋末年,1斤=16两=160钱=1600分=16000厘=160000毫。(1斤=625克)
十进制和十六进制混合,实在不利于科学计算,于是从两以下的单位没变,又在上面弄出一个学斤(1学斤=10两。)
跟另一个时空的重量换算变成这样:1学斤=390.625克,1两=39.0625克,1毫=3.90625毫克。
大明的科学家们不会感觉麻烦,因为他们根本不需要换算,他们的意识里就没有克和毫克这两种单位。
谢衍称出的一缕头发为0.615毫,其实应该是2.40234375毫克。精度肯定不可能做到小数点后面那么多位,纯属两个时空的单位数学换算。
谢衍这台天平,灵敏度大约为0.025毫克。
还达不到清末民初的标准,那时的分析天平灵敏度为0.001毫克。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当下的学者们惊叹,因为这玩意儿用来研究分子、原子绰绰有余。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