寥寥几人——
1946年的爱因斯坦,1984年的迈克尔杰克逊,2005年的乔布斯等等。
用胡锡近一贯充满民族主义的话来讲:
路宽以导演和艺术家的身份登上主刊,标志着中国非政治领域的成就,首次获得西方主流媒体的最高规格认可。
这不仅是个人荣誉,更是改开后文化自信的具象化体现,我们终于从“被定义”走向“主动定义”。
西方主流社会长期垄断文化评价体系,而路宽的入选打破了这一惯性。
《时代》的选择,实则是西方对东方文化叙事权的被动让渡,世界再也不能忽视已经缓缓睁眼的东方雄狮。
最后,胡锡近着重强调:
路宽的时代,恰逢中国的时代,当个体才华与国家崛起同频共振,世界便不得不倾听我们的声音。
。。。
在路宽口中2008年最重要的两件事情,已三去其二。
结束的奥运会让他的艺术声望以及国际公民的标签都更加清晰了一些。
25号当天,当外界的赞誉和吹捧依旧洋洋洒洒时——
这位即将走进“婚姻坟墓”的艺术家,先于领证前,要陪未婚妻度过单身生涯的最后一个生日。
刘伊妃,21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