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情之事告知了安清,他知道她这些日子一直都在关注着前线的灾情。
听到科左后旗的第一波救济粮已经运到灾情前线时,安清发自内心地笑了出来。
到了就好,有了粮食百姓们就不会挨饿了。
胤祺看她这样子,也忍不住跟着扬了扬嘴角,“就这么高兴啊。”
安清使劲点了点头:“对啊,当然高兴了,就感觉自己好像做了一件很了不起的事。”
对清朝灾荒史稍有了解的都知道,康熙四十二年至康熙四十三年期间,山东是全国灾情最严重的地区,旱涝迭加,出现大饥,史称“山左奇荒”。
“人相食,民生大半,至食屋草。”
安清当时看到史书上这短短几行字,眼前出现的却是百姓们食不果腹的场景,十月秋方尽,农家已绝食,能在这种大灾之年撑下来的,少之又少。
人最怕的就是天灾人祸,人祸还尚可想发设法避免,但在天灾面前,人却无能无力,唯一能做的就是做好灾后救灾的各项事宜。
这几年,安清一直都有在默默筹划,她虽不知道自己能有多大的能力,但还是想为这些灾情中的百姓们稍稍谋出一条生路来。
所以,她推广冬小麦和夏玉米一年两熟制,山东向来是种植小麦的大省,这种一年两熟的法子是让他们余粮充盈最快的法子。
还有在蒙古各部推广番薯种植,也是想着在改善当地牧民生存条件之余,也能在关键时候给灾区伸出一些援手,毕竟,蒙古地区普遍还算是风调雨顺,没什么山东这种连年大灾的情况。
她之前做的所有努力,在这次发挥了最大的作用,作为一个农学人,她在此刻觉得无比的自豪,也前所未有的满足。
胤祺静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