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样安逸的地方啊。
\n
这群人收拾东西依依不舍准备离去,结果还没出县城门口,听说那片新起的生活广场四周要扩建市坊,打造成一片商业街区,规模比县学还大。
\n
这下好了,工匠放下包袱也不用走了,直接在应平住了下来。
\n
五月是百花齐放的季节,百姓播种下去的花籽儿争先恐后地舒展花瓣。应平本就是一片山清水秀的瑰宝之地,这下子家家户户的院门口一片姹紫嫣红,吸引了不少往来的游客驻足观望。
\n
在这期间,另陆久安欣喜的是,谢怀凉的工作室有了突破性的进展,发明出两件改善民生的物什,其中一件是人力脱谷机,百姓使用此物可以节省不少力气不说,还可以大大提高其收割的效率。
\n
用机械代替人力,是科技进步的一大重要体现!
\n
另一件则是在当初斗牛的基础上根据陆久安提供的自行车思路进行的一个改良后的产物,其作用更形同三轮车,可以代替背篓挑担这样传统繁重的方式承担运输的功能。
\n
但此物的一个缺点是非常依托道路的平坦度,好在应平的大小道路都被铺就了水泥,斗牛车可以很好的发挥其作用。
\n
新闻社也在六月正式成立,陆起担任主编,让陆久安意外的是,有个说书先生消息灵通,在成立不久后自荐来新闻社做记者,愿意被驻派外地做民间采访,撰写新闻稿件。
\n
“要闻和说书可不一样,说书为了达到吸引人的效果,可以夸大其词,但是要闻必须讲究实事求是,这一点,你办得到吗?”
\n
说书先生毫不犹地点头:“我在一开始来应平接触要闻时就知道了,放心吧陆大人,我可以办到。”
\n
说书只能蜗居在滇阳一个小小的县,而应平的要闻,可是要连接整个江州,说不定以后声名远播,传出江州,传到整个大周。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