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说干就干,杨少怀先在岩洞内靠里的位置清理出一块半径约七八十公分的平地。然后用洞里的碎石块围出一个篝火环,再从洞里找了些干树枝。
之前应该是有动物在这里搭了窝,树枝树叶不少。杨少怀把树枝分了三类,小指粗细的,拇指粗细的,手腕粗细的都有。虽然干燥的树枝不多,但一些潮湿的树枝在火上烤干后也可以预备使用。
准备好这些,然后他又抓了一大把树枝树叶,搭起了一个比较松散的引火堆,保证其间有空气贯通。
再用树枝在引火堆外层搭起一个顶部镂空的金字塔形状。平放了一根直径约5厘米半干的粗实木头,以它作支撑,把其他小树枝倚在上面,在底部做成镂空形状,最后才用打火机点燃了引火堆。
随着引火堆的点燃,又引着了上一层较细的树枝,火势顿时烧得旺了起来,后续就可以可添加更加粗的树枝,同时将更上层半干的树枝烘干,确保一直有燃料。
之后只要放树枝时有次序,不要乱堆,不堵塞进风口就可以了。火势如果大了还可以通过减小通风口,保持火势维持不大不小。
这时候杨少怀才得闲,可以好好考虑下一步应该怎么办。
“哗啦啦……”
洞外的雨声丝毫未见减小,他不由也庆幸找到了这么一处山洞,否则在山里淋了大雨,即使后面雨停了,更深露重的难免要病一场。
先在这里休息一晚,再顺着溪流而下,一定可以找到附近的人家。而且驴友们也一定很焦急的在找自己,说不定明早下山的时候就可以碰到寻找自己的救援人员了。
“轰隆隆……”
一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6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