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悟透的带领下,各种工厂公司兴办,建筑队矿山船队招收大量工人,牛角镇呈现空前繁荣的盛况,方圆百里的村夫渔民纷纷来到牛角镇集市当工人,弹丸之地竟聚集几万人,沿河小镇快发展成像宜昌一样的沿江城市。
牛角镇成为巴东县财政收入的顶梁柱,成为湖北省的明星工业城镇,地方军阀马太爷大力倡导全县模仿牛角镇的发展模式,巴东开始崭露头角。
此时,山西省被阎锡山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极快,一方富足安定,成为全中国的学习榜样,民国中央也不好插手干扰。巴东县也被马太爷经营得风生水起,经济发展极快,一方富足安定,成为全湖北的学习榜样,湖北总府也不好插手干扰,马太爷被誉为湖北的‘阎锡山’,名震长江流域,湖北府和南京总统府也都开始拉拢巴东的马太爷,不仅不征收巴东的赋税,而且大额拨款援助巴东的发展,宜昌马家的生意业务也得全国各地官方的优待照顾。
马太爷终于尝到‘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甜头,称霸一方还能名正言顺,飞黄腾达的他不得不夸奖料事如神的刘悟透是‘再世诸葛亮’,一切都被他推理预测到了。
热衷耀武扬威的马太爷推荐刘悟透为巴东县工商协会会长,但铁匠最不喜欢当官,他想保持企业经营的独立纯粹性,他热衷技术追求。马太爷也不勉强,就让铁匠挂个名誉会长的虚衔,铁匠也照办。
吹牛大王、好人、太上皇、猛将尉迟恭、万能铁匠、军火商、小汉阳、刘老板、财神爷、技术狂、淬火公司总经理、工商协会会长、巴东首富,这些称呼,刘悟透都不喜欢。
他最喜欢欧洲洋人刚传入中国的现代新词汇:企业家,前面加一个形容词‘著名’更好。
于是,摸透刘悟透喜好的采购商们纷纷称呼刘铁匠为‘著名企业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