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但真正的通俗歌曲大繁荣时期还没有到来,那是在83年随着港台剧的普及,央台春晚将流行音乐送进千家万户,众多的通俗歌曲音乐才开始成为群众音乐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成为华国内地流行音乐的助推器。
在这些主要因素还没真正到来的此时此刻,二兴的“新歌”带给董娟的冲击力有多大,就可想而知了。
因而,晚饭刚刚结束,她就如同母亲一样急切,急火火地带着二兴赶去距离董家很近的一个文化宫。
这里是像春城机车厂俱乐部类似的各种培训、排练乃至成年人夜校的集中地,其中有一家空旷的仓库,里面就聚集着一大批在燕京的“街头碴琴一族”小有名气的人。
里面有好几位是董娟的同学或者发小,水平参差不齐,要技术没技术,要设备没设备,除了热情啥都没有的一群因为听过几首英文摇滚音乐走到一起的年轻人。
董娟带二兴来这里的原因,是因为这里面有好多位燕京歌舞团甚至国家乐团的职业乐手。
另外就是,这批人几乎就是燕京最早接触过欧美摇滚乐的那类音乐爱好者,让他们来评价一下二兴的新歌,有利于一旦这首歌能被央台春晚选中,就能在配乐方面得到很多建设性的帮助。
尽管央台有自己的电声乐队架构,但若论对新潮流行音乐了解更多的还是这一帮人,没有他们的指导,很有可能搞出来的东西会不伦不类,上不了大台面。
当然了,这里的人际关系复杂着呢,仅看某些人的特异装束吧,长发披肩,花衬衣大喇叭裤,甚至有的还带着耳环,胳膊上描龙画凤的。
可由于有吕奉翊跟着呢,董娟还是十分了解这个人能力的,加上她内部有熟悉的人,所以也不会太担心被人欺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