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文明,这样的时代背景下所产生的流行歌曲,对内地绝大部分人的耳朵来说是如遭电击般的初遇。
好在这种音乐形式的早期不适应或者水土不服的症状,已经在几年后的1983年大大的改观,不然一度被批为“靡靡之音”的《乡恋》何以重新回到国家级的大型舞台。
所以,二兴的这首《光阴的故事》,人们听到的再不是庸俗媚俗和无病呻吟,而是两岸文化交流的壁垒逐渐被打破后的下意识接受。
而且,这首歌里充斥着一代成长年代里的主基调,里里外外都弥漫着一股怀旧的气息。
不是音乐类型的怀旧,而是每个人的内心里所产生的对少年时期的莫言情感共鸣。
里面有年轻人的焦虑和困惑,也有,内心沉淀下来的安定以及重建对未来的信心。
特别是目前的内地的流行音乐创作,也在开始学习融合国外优秀音乐元素进行创新创作。
此时,一首好歌的出现,又是出自内地音乐人自己的手笔,对今天在座的好几十人造成的震撼和欣慰,就来的即合理又使人情绪亢奋。
尤其是在中途口琴声响起的那一刻,甭管对现代流行乐再缺乏了解的人,也从中听出了华国传统民乐元素融入的绝妙和美轮美奂。
而二兴的嗓音,也听不出来十岁孩子的稚嫩感,充满磁性地将歌曲的情感表达得淋漓尽致。
这首歌的本质,就是以其深情的演绎和朴实的语言,唤起人们对青春的美好回忆和对未来的无限向往。
加上二兴有意把歌词中关于男女感情的描述做了修改,人们听到的就只有独特的音乐风格、深刻的歌词内容和真挚的情感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