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见风土人情,所历风雨波折。
兄长如树,从小至今,亭亭如盖,为我遮风挡雨。我知兄长志在四方,恪守昆仑门训,提剑为苍生,但我已长大,已至兄长初年下山的年岁。兄长可知,我亦为少年,亦怀抱一颗朝气蓬勃的少年之心,亦渴望追随兄长脚步游历四方,不甘于平庸碌碌,终身受师门庇护,无知无畏,泯然众人,莫说行侠仗义,且以己之身,看一看这大好河山,便了了心愿。
我愿做出海之月,而非归山之云。因此我收好行囊,黄汤作胆,私离宗门,一走了之。
我深知此举莽撞无礼,有愧于师门师尊师兄养育之恩,孜孜教诲。亦知我无武艺傍身,“闯荡江湖”四字何其艰难险阻。但一路行来,我并不后悔自己的选择,若非如此,我不会行这万里路,看这千变万化的风景,于夜雨漏舟,书于兄长。
凝笔言多,见字惘惘,不知所云。然,今日去信兄长,非追忆过往,但以拳拳之心,苦求兄长一事,稚童之时,每每求于兄长,总扮哭耍赖,多得兄长爱重,此举无往不利,回首幼时之景,犹在昨日。
我下山未久,便遇一人,其名燕归,字不恕,乃云南苗疆人士,其师从之门,擅蛊,然江湖多以蛊门阴毒斥之,我与不恕一路相伴游历,诚然,他为人倨傲,不晓变通,但护我,爱我,与他相处,如饮甘饴,欢喜犹不自胜。
我与不恕,由琅琊,至兰陵,江南,行千里路,共经风雨,互诉衷肠,两心相悦,愿与其永结同心,父母早逝,至亲唯留吾兄一人,此事我不愿瞒于兄长,诚书于此,万愿得兄长首恳,祝福于妹。
一句一句,洋洋洒洒写了许多。
至落笔时,天色大好,小舟仍在风里轻漾,殷晴伸个懒腰,窗外水光如锦叶如烟。
“夜寒露重,愿兄安好,勿忘添衣,妹心甚念。”<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