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之水,莫大于海。万川归之,不知何时止而不盈。尾闾泄之,不知何时已而不虚。
“是我将顺流而东行,至于北海。东面而视,不见水端。是天下之美尽在于彼!天下之美岂在此崖端小景哉!”
二偶相争莫下,以求教于少女。
少女顾谓曰:“土埂我亦好之,守土不贰。桃梗我亦好之,逍遥远行。然二子所见之美,亦美之一隅也!
“譬若飞雪,渺若沧海,白若李花。无疆无域,舞动万方。此于天下之美,亦一隅也哉!”
周乃趋向崖畔少女施礼,曰:“险乎,苍莽乎,而绰约!炎日下,而肤若冰雪。敢问仙姑何方神圣?”
女还礼。巧笑倩焉,以袖掩口,未答。
周乃旋其面目。
一著树皮长者歌而过:“蝶兮蝶兮,何识之隘?往者不可谏,来者犹可追。已而,已而!一蝶障目者殆而!”
周前,欲与之言。趋而辟之,不得与之言。
周乃望洋向若而叹曰:“野语有之曰,闻道百,以为莫己若者,我之谓也!”
忽刮起干热风,天地间黄尘滚滚。少女起而舞蹈,俄而飞雪漫天,黄尘尽息,气极清新。
大雪中绰约之姿,腾挪渐远。土偶、桃梗一扑、一飘走。
著树皮长者歌而返:“周兮周兮,何运之佳!遭遇仙姑,镇日逍遥。姑之舞蹈,翩其反尔。姑宿之山,实是藐尔。是不思也,何藐之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