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置在大江沿线,全力应付大汉可能发动的突袭。
局势一下子变回了从前的样子。
汉魏吴三方鼎足僵持,谁也奈何不了谁。
不少人私底下议论,抱怨朝廷雷声大雨点小。
说要伐吴,结果却逡巡不进,导致大家失去了建功封侯、复仇杀贼的千载难逢之机。
也有人说,倘若魏吴休战联手,多路寇汉。
大汉西有凉州之寇,北有潼关之虏,东有孙吴之贼。
兵力不足,应付起来未免左支右绌,太过被动。
少部分人比较有大局观,认为大汉以益州一州之土,击曹魏九州,竟能一举夺下关中、还于西京,已经是举国之力方有所获。
之后大势所趋,破盟与吴一战,又连连克复西城、上庸二郡。
此二战已然耗尽了大汉国力。
短时间内,大汉确实没有能力再进兵东吴了。
而朝廷先前之所以扬声灭吴,不过是借此坚定曹魏击吴的决心,让曹魏放心大胆地与吴一战而已。
倘若真遇到了千载难逢之机,大汉或许才会顶着“穷兵黩武、劳民伤财”骂名的插手其中。
就像当年汉中鏖战,先帝大军几乎到了强弩之末,却仍下诏让丞相增兵,之后才有了杨洪“男子当战,女子当运”之语。
彼时就是千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3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