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sp;
那种厌恶,倒不是对他本人有什么意见,单纯是厌乌及乌的厌恶,因为太后厌恶他伯父崔颂清,所以连带着也厌恶上了他,之所以重用他为察事厅少卿,也只是因为他确实是个好用的工具罢了。
\n
就如先帝对金祢那般,金祢为人卑劣,先帝想必也是不喜此人的,但帝王用人,又岂能全凭个人喜恶?只要用的趁手,就能用便用,仅凭喜好,哪能当得稳天下之主?
\n
只是,太后憎恨崔颂清,以致于崔珣作为天威军唯一存活的人,自突厥归来后便入大理寺狱,整整一年,太后都不闻不问,又为何突然在一年后前去大理寺狱,无视御史一封又一封的奏疏,无视百姓的窃窃私语,力排众议,将他救出?
\n
若只因为他是个好用的工具,那这天下好用的工具太多了,也不至于。
\n
此事崔珣一直百思不得其解。
\n
他在想这个事的时候,李楹却看到银梳梳齿上绕着几根他的墨发,李楹将墨发从梳齿中取出,然后低头看了看,没有丢弃,却悄悄放入了自己的袖中。
\n
-
\n
是夜,崔珣断定不会喜欢他的太后,正斜靠在榻上,一个少年则跪坐一旁,为她轻捏着肩。
\n
少年长相并不是如崔珣一般的昳丽,反而颇有英武之气,他手法熟练,捏的颇为舒适,少年见太后撑着头,神情不像平日冷淡,于是大着胆子道:“太后,那个崔珣,弑杀故帅,人神共愤,百姓都对他恨的咬牙切齿呢。”
\n
太后没有说话,良久,才扬起嘴角,似笑非笑:“听起来,你很想让吾杀了他?”
\n
少年吓了一跳,恭顺道:“不是行之想让太后杀他,是百姓想让太后杀他,太后将崔珣囚于府邸,不让他下狱,百姓都觉得太后偏袒崔珣呢,行之也是为了太后声誉着想。”
\n
太后嗤笑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