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应跟着隆兴帝记录其举动言行,但是王暄最近还有修撰史书的公务,所以便让其他起居郎跟随隆兴帝,他则骑马去史馆修书,只是他还没到史馆,就失了踪。
\n
崔珣沉吟不语,半晌,才道:“我知晓了,我会尽力。”
\n
卢淮欣喜拱手,真心实意说了句:“多谢崔少卿。”
\n
-
\n
京兆尹查王暄失踪,是从王暄书信入手,去查最近长安有哪个妓女也失了踪,大理寺查王暄失踪,是从王暄当日从大明宫去史馆的路线入手,去查王暄到底是在哪一段路失了踪,京兆尹的想法或许有错,但大理寺的想法没有错,只是,崔珣两个想法,都没有用。
\n
王暄离奇失踪,要么被谋财,要么被害命,他素来清廉,自然不会被谋财,若被害命,他胆小懦弱,与世无争,从不与人结仇,那么,谁会害他?
\n
崔珣只怀疑一个人。
\n
或许全天下,敢怀疑那个人的,唯有崔珣。
\n
-
\n
察事厅暗探,没有去查王暄,反而盯起了被贬出宫的惠妃,阿史那兀朵。
\n
据暗探所说,阿史那兀朵被贬到长春观后,很是消停,整日奉戒颂经,烧香燃灯,不染俗务,一副潜心向道的模样,但是崔珣半个字都不信,别人不知道阿史那兀朵的狠毒,他知道,要想让阿史那兀朵潜心向道,除非河道逆流,海水倒灌,否则绝无可能。
\n
不过暗探盯了两日后,也发现一件古怪之事,按说长春观都是女道士,不会有男子的,但每日送到道观的饭食,远远超过了道观所有女道士的食量,除非,这道观,暗藏玄机。
\n
于是暗探潜入长春观,果然发现长春观地底下,似乎有一个地牢。
\n
当暗探将发现禀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