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
刘瑜要真那样强大,也不会采取如此迂回的战术。
\n
祝宁回想了一下刚才脑子里的画面,发现很难跟人形容,因为这条路不是真正落在实地上,而像是悬浮在她脑子里,她能够看懂,无法跟人分享。
\n
祝宁问:“你们刚才看到的是什么方向?”
\n
裴书:“偏西北。”
\n
白澄:“一样。”
\n
祝宁:“我们脑子里的地图是相同的,白澄影响加深,说明乌托邦可能就在附近。”
\n
祝宁问:“道路是不是更清晰了?”
\n
她得到了相同的回答,之前的路比较模糊,这次大概是走进了范围,路越来越清晰,她猜测临近十字路口,能告诉你左拐还是右拐。
\n
“还有一个细节,”裴书说:“这次我脑海里出现了乌托邦三个字。”
\n
差点就忽略了,他们第一次阅读刘瑜的画后也产生了幻听,脑子里有一个意图,“到那里去。”
\n
现在耳边的呓语变成了:“到乌托邦去。”
\n
精神污染从泛指变成了特指。
\n
“先后顺序,”白澄:“是我们猜测目的地是乌托邦后,先产生了想要去乌托邦的念头,污染方式才悄无声息改变。”
\n
很像某种幻觉制造,讲究细节,随时更新,确保你能被我污染。
\n
祝宁经历过公司副本,觉得这一套逻辑很眼熟:“这是精神暗示,不是别人在影响我们,被暗示后,我们会自我污染,自己洗脑自己,找到合适理由到目的地。”
\n
林晓风插话:“就像之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7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