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榻酣睡一般。
\n
若不是被强权威迫,实在让人难以理解。
\n
另外谢燃的升迁路线显得很奇怪。
\n
首先,谢燃的晋升太顺了,年仅而立便封侯拜相,哪怕惊才绝艳也不太可能全是白手起家,再联想长公主曾称其清流之首。清流,可并非平民出身靠着两袖清风和一点黎民声望便能做到,需要出身贵重,宗室名门。
\n
本朝等级森严,士农工商尊卑分明,极其看重出身,但开篇却完全没提谢燃的家世。
\n
其二,谢燃的岗位路线也十分莫名其妙,翰林学士是典型的贵族宗室官属,位尊但无甚实权,且是文官。但谢燃却莫名其妙派去平乱,还赢了,手段看起来还十分残忍。
\n
而平乱结束后,又半点没提他的军衔兵权,反而开始扯政治民生这些,十分古怪。
\n
百姓懵懂,恐怕只会觉得谢明烛其人十分富有传奇色彩,打过仗,又是状元,好像文武双全,一个人能扛下整个赵氏朝堂,这说书听着就爽。
\n
但只要在官场浸淫过的人便知,这三言两语间恐怕并不简单。
\n
最有问题的转折是谢燃领兵那段。
\n
古话言,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兵权自古敏感微妙,并不是一个小小的虎符或者来回都要个几十条才能传到的圣旨便能作数的。
\n
那问题来了,是什么让当时的皇帝,赵浔的父亲庆利帝认为塞外百万雄狮会听这么一个年轻翰林学士的话呢?
\n
又是什么,让谢燃大获全胜后转而走文官路线?
\n
这其中,皆是不可细思的问题。
\n
最后,廿一的视线落在“袭爵”二字上。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