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久,这场战争从秦始皇那会儿,就已经拉开了正式的帷幔,汉朝几乎是接手了秦朝的大部分旧物,其中也包括了匈奴这个素来的敌人。
\n
汉高祖时期,冒顿单于如日中天,刘邦带了三十万大军,结果被围困七天七夜,输了个彻头彻尾,只能采取屈辱的和亲政策每年给匈奴奉上酒米事物。
\n
汉文帝时期,匈奴右贤王擅自侵占河南地区的土地,冒顿得知这次争端后,还修书一封问罪大汉,迫于羽翼尚未丰满,汉文帝只能再次向匈奴低头称是。
\n
再一次又一次的交锋中,终于等到了汉武帝的出征。
\n
这一切并非没有意义,正是这一仗漂漂亮亮地打出去了,才会有未来千年的汉族民族认同感。
\n
至于好大喜功,做事全凭个人意志,那也是有偏颇的。
\n
远征小宛,为的是千匹汗血宝马,其实说的也没错,但是这一批良马,对日后作战的意义,是十分重大的。
\n
匈奴是草原上长大的民族,他们选马、驯马、骑马作战的技艺都在中原汉室之上,想要赢得最终的胜利,大汉必须要培养一支精良的骑兵。
\n
骑兵是人马合二为一的兵种,如果没有优秀的马匹,战斗力也会大打折扣。
\n
除了马匹的原因,这一次远征更是为了表达汉武帝的决心——开辟丝绸之路的决心。
\n
彼时张骞出使西域,几经波折终于回到长安,向汉武帝描摹了西域的一片秀丽景象。
\n
丝绸之路,也从此而始。
\n
远征大宛,是为了和匈奴争夺对西域的控制权,也是为了向西域诸国展示大汉的威风,与他本人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意志力。
\n
这次远征,六万汉军,起于玉门关,穿越沙漠,翻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4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