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就像毛公诗词所言之志,他希望哪怕垂暮之年,也能为挽救家国尽力而为。
\n
真希望日后,大唐子民也能如后辈一般,重新过上自由富足的日子。李白紧握住腰间佩剑,坚定地走入火光烽烟之中。
\n
隆庆四年,因受人诬告辞官回乡的吴承恩望着仙迹中可以随意进出的皇宫内苑,陷入沉思。
\n
此时的他,先后历经三次名落孙山,后花了银两补得一个岁贡生的名额,多年来一直在等待京城为他分配官职,但也一直都没有选上,后来好不容易当了通判,却败于官场腐败而止步。
\n
他郁闷之余,这些年陆陆续续,写完了《西游记》。果然,饱尝血泪的诗歌才会深入人心,而官场失意与生活的困顿,所有的痛苦也带给了吴承恩无限的灵感,于是他每日沉浸在丰富瑰丽的艺术想象中,用笔勾勒鬼神志怪的世界,企图把自己从死气沉沉的生活中挣脱了出来。
\n
“主题游玩?沉浸式体验……”
\n
吴承恩回到自己的寓所,他翻找出已经成书在书局寄卖的《西游记》,忽然在想,日后《西游记》若是卖得不错,得了些银钱,他是不是也可以建一座“西游记沉浸式体验”的戏园子,叫人在里头扮演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
\n
他生于一个还算小富的商人之家,但为了供他读书科考,家里已经渐渐捉襟见肘,如今父母都老了,吴承恩也已将自己的经历寄情于诗酒之间,不再奢望入仕,已算是自暴自弃。
\n
如今母老家贫,否则他也不会写志怪话本子补贴家用了。
\n
吴承恩望着几乎家徒四壁的小宅子,将年迈不良于行的母亲背到院中晒太阳,又交代孩儿们照顾好祖母,便袖着手去找友人们商议此事,他平生做官不行,但朋友倒还不少。
\n
只可惜他最好的几个友人早已不在了,如状元沈坤,他当官时倭寇肆虐,进犯淮安,他变卖家产率乡兵力战,多次将倭寇打退,可他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