骞的身影了?
\n
另一边,桑弘羊已经完整记录下了林老夫子所言大夏与蜀国贸易的史料。他很聪明,已经从中看出了利益所在:张骞说的没错,身毒有蜀地的东西,肯定离蜀地不远,而那边能够进行贸易,也说明路途比较平安,这是一条很安全的、从西南通向西域的新道路。
\n
如果打通这条蜀身毒道,从身毒再前往西域各国,就可以不受匈奴从西北隔断大汉联络西域的威胁,既能畅通西域之路还能开发西南疆土,一举两得!
\n
刘彻也想到了这一点,他与桑弘羊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希冀,他相信,那个“历史”上的他一定也能明白其中的价值所在。
\n
【汉武帝采纳了张骞的建议,派三路人马去西南夷寻找开辟“蜀身毒道”,其中一路使臣已经到了大理,却也和张骞一样倒霉,被当地的部落俘虏,没能完成使命。
\n
但汉武帝并没有罢休,派兵南征时顺带又派使臣前往身毒,最终还是打通了这条从四川成都,经云南的大理、保山、德宏进入缅甸,再通往印度的西南陆地“丝绸之路”,后来这条路还延伸到了东南亚,西汉的商人通过这条路与大夏商人进行大量货物交换,不仅仅是茶马贸易繁荣,还有丝绸与邛竹杖,为汉武帝换回了不少金银玉石、琥珀与琉璃。】
\n
刘彻听得眼中异彩连连,仿佛已经看到了自己坐在金山银山中数钱怎么也数不尽的样子,他立刻安排人去招募熟悉西南道路的勇士,提前为他打通这条布满金银利润的道路!
\n
安排完,他不禁赞同林老夫子的话:“张骞的确功不可没!”只要不带兵打仗。
\n
【不过这条“蜀身毒道”的最大价值却没被汉武帝以及当时的所有使臣、商贾发现。也可能在那个时候,棉花还只是一种名不见经传、平平无奇甚至有些杂乱的矮树或者灌木吧?】
\n
刘彻立刻竖起耳朵来:什么?棉花?与木棉相同吗?用来做什么?
\n
&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