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亮哪怕是寒冬腊月也敢挥师北上!
\n
而且这难道不是天意吗?蜀身毒道是从我蜀汉开始,那重启这一古道,岂不是天时地利人和?
\n
如今诸葛亮只担忧这后世所言之温暖的“棉花”是他们经过千年、数百年时间选育、杂交培育出来的,古时候的棉花则截然不同,这样对于诸葛亮这样时不待我的人而言,便又白白高兴了一场。
\n
而林爷爷的回答,也为诸葛亮以及宋朝之前的古人都打了一剂强心剂。
\n
【古希腊著名史学家希罗多德,他在公元前500年就到过印度旅行,记述下了他在印度看到印度人种植棉花的场景,他写道:“那里还有一种长在野生树上的毛,这种毛比羊身上的毛还要美丽,质量还要好。印度人穿的衣服便是从这种树上得来的”。后来他也将棉花和棉布带回了地中海沿岸一带,于是欧洲人将棉花为“植物中的羔羊”。”
\n
听这样的描述,想来与我们现在的棉花,并没有多大的差别。
\n
身毒布,也就是棉布,其实在汉代就有了记载:“帝末年,珠崖太守会稽孙幸调广幅布献之”,这广福布就是棉布,另外《蜀都赋》、《吴录》、《华阳国志》、《南州异物志》等古籍中都提到的“吉贝”,也是棉布。
\n
都说棉花是南北朝传入,但准确来说,棉花早在西汉就已在海南、广东、云南等地少量种植了,只是经过非常漫长的时间,才推广到长江流域。有可能是因为亚洲棉不适应中原气候,无法越冬,因此没能推过长江一线种植吧?\n\n\n\n', '\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