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构,在它自己生产出来的轨道上前进。
整台机器在理想状态下,每天能铺垫五到八公里的硅化轨道,其实使用寿命大概在三年左右,轨道承重能力约等于钢制轨道。
虽然这种硅化轨道有着这样那样的缺点,但相比于其建造速度,以及建造成本,所有的缺点都可以被无视。
只不过因为目前废土上的道路条件,这样的重型机械设备根本不具备向外运输的条件,所以虽然零号避难所的生产车间一共制造了两架原型机,却也只能以这里为原点向外修建道路,无法多点开花。
作为一个纯粹的科研人员,吴千映博士不在乎什么政治考虑,不在乎利益分配,她的一切计划都从效率出发,当然第一条通车路线不算,那完全是出于通勤方便考虑。
吴千映虽然嘴上不说,但她和唐吉小队成员之间确实有着一定程度上的友谊。
但第二条铁路的路线就完全是给予理性考虑,二号原型机将会从零号避难所出发,一路将铁路修建到橡树岭避难所,那里是除了零号避难所之外,唯二拥有制造第二代反应堆核心的避难所。
所以吴千映直接给橡树岭避难所发了邮件,通知他们等待铁路并网,并从现在就开始建造适合在这种硅化铁路上运行的车头和车厢。
不仅如此,吴千映还划分了各自对原型机的责任区,连同一些易损部件也都发给了橡树岭避难所,要求他们随时准备配合筑路团队提供这些零部件。
至于橡树岭避难所原本的监督者和高层是不是愿意接受这样的突如其来的统合,吴千映不在乎。
因为,在她发送通知邮件后,吴千映还占据了公共频道,和唐吉一起直播了三分钟,简单的宣告了一下,从现在开始,零号避难所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8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