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同样的,发动都察院猛攻杨廷和也不是一个好主意。
都察院的御史本身就有很多杨廷和的党徒,自己那时候跳出来,不但给杨廷和造不成致命伤,说不定杨廷和一个反扑,就能把自己赶到南京去了。
梁储当初被围攻的那么凶,现在不也好好的当着他的次辅。
那自己该怎么做呢?
李士实默默想着,脑海中浮现了两个人的身影。
一个是右副都御史萧翀,一个是右副都御史边宪。
这两人之前在地方担任巡抚,后来霸州军攻击了山东的衍圣公孔家,孔家慌乱之下,就写信给儿女亲家李东阳诉苦。
李东阳要替女儿撑腰,就让手下马仔兵部尚书何鉴从速处理。
何鉴便拿出了堪称严苛的战时法令,逼迫山东的地方官死守殉城,并且将山东巡抚边宪捉拿问罪,同时也牵连到了有相似情况的保定知府萧翀。
不料,还没等事情尘埃落定,李东阳就离开了朝堂。
接着没多久,“大议功”事件爆发,因为事涉功过认定,山东镇守太监毕真露布上书,为二人鸣冤,并且推动了“边宪、萧翀案”的重审。
最终的结果,就是何鉴倒台,边宪和萧翀以右副都御史的身份,重新回到了都察院。
萧翀是杨廷和的乡亲,边宪是杨一清的门生。
这两个家伙,就像是扎在都察院的两把刀,让李士实时不时的感到如芒在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