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和学生说普通话有时也会说官话和客家话。
老人和小孩说客家话,小孩和老人说官话,小孩和小孩说五花八门话。
慢慢的全大队人都跟着小孩说一样的官话。反正能听懂就行,也没有人来纠正他们的语言转变,顺其自然而然的形成了新的流行方言。
有时候绰号也有了新的改动,有的还是继续叫绰号,有的直接用实名,反正相当于不同人面前有不同的名字,和说话也差不多。
比如“小鸽子桶”就有简称为“荣里”实名汪土荣,
老建古实名叫邹建民还有排行名“谷国”
毛兔实名叫邹建文排行名“谷文”
闷子实名叫汪土发又叫“西山闷子”
每一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名字演变的过程。
“荣里,前面老师说让我们两个人来维持路上的秩序的,你看怎么管啊”老建古问堂哥汪土荣。
“哪个要你管…”烂铁兵回头一脚踢向老建古,不巧正踢在老建古的腹部。
“啊,…”
老建古当时就痛得蹲到地上起不来,这时候,上高中的邹家法和上初中的闷子也赶上来了,正好看上了这一幕,这时候大伙已经走到了里龙潭快到两板桥头的地方…
于是邹加法和汪土法把邹建民扶起来,建民痛得站不住,家法就蹲下去,土法把建民扶上家法的肩上,加法闷背着建民闷子帮忙扶着往长川合作医疗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8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