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开学的第二天,也是正式上课的第一天。大家开不开心啊?”郑老师温和地问道。
“开心!”同学们纷纷回答,脸上洋溢着兴奋和期待的神情。
“同学们,在上课前我想跟大家讲一下学校的相关纪律以及上课的课堂纪律。”老师站在讲台上,严肃地看着全班同学说道。
接着,老师继续说道:“另外,今天下午的第一堂课是写字课,希望同学们能够将毛笔和墨汁准备好,如果没有的话,可以通知家长帮你们购买,或者自己吃完午饭后去虹桥供销社购买。”
时间很快就来到了中午,写字课开始了。教室里一片安静,同学们都端端正正地坐在座位上,一笔一划地认真书写着毛笔字。
然而,建民却显得有些不同寻常。他家境贫寒,根本无法负担得起这些学习用品。尽管当时上学是免费的,但学习所需的文具还是需要家庭自行购买。
建民手中仅有一块砚台和一块墨,但他并没有毛笔。
因为,一支毛笔的价格是六分钱,一本簿子也是六分钱,一块橡皮则需要两分钱,一支铅笔同样是六分钱,而一个文具盒要三毛钱,一个书包更是高达一元八角。与此同时,一个生产队的正劳力一天的收入仅仅只有一毛二分钱,即使是条件稍好的生产队,一天的收入也不过是一毛八分钱罢了。
建民的砚台和墨,还是他爸爸到虹桥小姨公那里讨要来的呢!这一套学习用品,总共花了两块一毛八。
两块一毛八啊!对于建民来说,这个数字简直就是天文数字。要知道,他们家一年到头辛辛苦苦地劳作,都挣不到两块一毛八啊!每到年底的时候,家里还经常要向生产队借钱来维持生计。他家是个倒挂户,日子过得十分艰难,又怎么可能有余钱去买毛笔呢?
&nbs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6页 / 共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