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
须陀点了点头,没有说话,虽然他也不知道船夫说的纯碱突然变得便宜的确切原因,但隐约间觉得还是和父亲在沧州海边修建的那么多风车有关。
\n
沧州运河码头。
\n
元宝向来不喜欢等人。
\n
从小他就是这个样子,似乎从娘胎里出来就就把耐心落下了,总是独来独往,是海岛上的师范的棍棒重新教会了他与别的兄弟们相处,但从内心深处,他还是那个样子,觉得自己比别人强,讨厌等待别人,这让他觉得自己低人一等。
\n
但今天,元宝还是早早的来到码头旁,装束整齐,准备迎接自己的同胞兄弟。从表面上看,他显得平静而又喜悦,甚至有几分期待,但在他的内心深处,始终有一头野兽在嘶吼翻滚。
\n
“为什么是他不是我?”
\n
自从那天被父亲命令离开上书房,元宝的心中就始终重复着这个问题。他来到沧州之后,逐渐发现这里蕴藏着巨大的财富和力量——在此之前王文佐在道路、运河、盐业投入的大量资源把这里变成了海东地区进入大唐的最便捷通道。是的,历史上位于山东半岛末端的登州才是通往朝鲜半岛、日本列岛、辽东地区的主要港口,因为那儿距离最近,但是古代登莱地区山地多,平原少,通往内地的道路崎岖,物流成本高,如果作为外交使团和军事行动的港口也还罢了,而作为商业活动的港口就稍显局促了。
\n
反观王文佐选择的沧州地区虽然海路要更远一些,但上岸之后便比邻人烟稠密,物产富饶的河北大平原,并且可以通过运河联通大唐的主要经济区域,很快就成为广袤的海东地区输入各种原料,输出大唐手工业品的商贸中心。而已经被王文佐上表朝廷,出任沧州刺史,监盐使的元宝,无疑成为控制这一经济中心的唯一人选。
\n
从天而降的巨大权力并没有缓解元宝内心深处的焦虑,恰恰相反,而是火上浇油。原因很简单,王文佐当时明显对选择了另一个差使的须陀要重视的多,这说明自己当初选错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1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