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非川之战中大败唐军,从而确定了吐蕃人对青海区域的控制。
\n
不难看出,在松赞干布死后的吐蕃,噶尔家族的经营重心其实已经放在了青海的吐谷浑故地,其实这倒也不难理解。相比起位于青藏高原上的吐蕃故地,主要位于青海湖周围的吐谷浑故地从事农牧业生产的条件要好得多,丝绸之路的南段和茶马古道也途径此地。而且作为一块新征服地,噶尔家族用不着担心自己的扩张会激化吐蕃贵族集团内部的矛盾,所以从禄东赞开始,噶尔家族就将自身的发展重点从吐蕃故地转移到了吐谷浑故地也就不奇怪了。而为了控制吐蕃的中央政权,噶尔家族内部就形成了赞悉若在中枢为大相,钦陵在青海统兵的二元政治结构。
\n
熟悉政治学的读者应该知道,贵族政治下一家独大是非稳态的,否则这家“独大”的贵族就会转变为专制王权,将权力垄断在一家一姓的范围之内,而非在整个贵族阶层内流转。而噶尔家族之所以能在两代人的时间里能够压制赞普王权,将朝政掌握在自己手中,除了禄东赞、赞悉若、钦陵等个人的出色才能之外,更重要的是吐蕃特有的地理状况。相比起古代吐蕃国家起家的青藏山南河谷地区,新征服的西域、青海等地,无论是农牧业、手工业、商业水平,还是交通便捷、信息往来方便程度,都远远超过其本土。换句话说,将家族经营重心搬到吐谷浑故地的噶尔家族的经济文化实力肯定要比留在本土的老贵族们要增长更快,更多。
\n
历史上噶尔家族之所以能在禄东赞死后,先由赞悉若,后由钦陵担当大相之位,也就是凭借其从对外战争中不断获取的新领土带来的财富。而护良彦良兄弟在青海刚刚取得的军事胜利动摇了噶尔家族的经济基础,结果青海那边如何还没确定,逻些城这边倒是先动荡起来了。
\n
“桑杰巴哈!”都松芒波杰问道:“若要对噶尔家族下手,你觉得现在是时候了吗?”
\n
“赞普,我只是个侍奉您的奴隶,哪里懂得这些!”桑杰巴哈答道:“不过我听说大臣论岩足智多谋,家世高贵,其先祖也曾经出任过大相,如今却因为大相被噶尔家父子相传,心怀怨恨,您为什么不请找一个机会向他当面询问呢?”
\n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2页 / 共1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