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随即话锋一转,“本次学术研讨会的所有参会学者都会出版一本著作,合为一套丛书,此前你们的所有作品也都会翻译成汉文出版,在海内外的所有疆土中流传,此事就交予你来总负责。”
\n
这一批从荷兰送来的学者们还真不少,都是些无比杰出的人才,而且以实干家为主。
\n
比如法律大师,国际法的奠基人格劳修斯,一来就给刑部尚书陈群打下手,加入了《大明国际海律》的编纂队伍;
\n
比如惠更斯,此君既是理科全才,同时还是个大发明家,正在给大明军队制造报时精准的摆钟;
\n
再比如列文虎克,显微镜的发明人,若是能给大明火.器的瞄准镜一改革,军队战力将出现翻天覆地的提升。
\n
……
\n
这么多的人才,不发配到各自的岗位上人尽其用,岂非暴殄天物?
\n
此刻,笛卡尔听说可以出书,感动得无以复加,简直想当场给陛下磕一个。
\n
作为一名饱受迫害的学者,没有什么比能自由做学术、让自己的思想抵达世界各处更好的事了。
\n
“遵旨!”他信心满满地应下,决定去和同僚们分享一下这个好消息。
\n
笛卡尔往外走,正好撞见张煌言带人进来,二人各自点头,礼貌地互相致意,忽闻外面一阵喧嚣的声浪,有人上气不接下气地跑过来:“陛下!急报,英灵返魂碑方才亮了!”
\n
转头看见张煌言,又赶紧道:“张王也在这里,快去吧,大家都在那儿等着呢。”
\n
笛卡尔来了大明之后,始终深居简出,正在思考这「英灵返魂碑」究竟为何物,忽见郑成功神色一变,霍然起身。
\n
张煌言也是一阵错愕,随即拔腿就跑,于谦*还被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第7页 / 共8页